
大河网讯 2024年9月以来,许昌学院教育学院党委与许都路小学党支部以“党建引领课堂课程课题,联合共创基础教育未来”为主题,通过组织联建、资源联享、技术联用,聚焦小学课堂、小学课程、小学教育科学研究课题等核心议题,不断涵养教育家精神,引领广大师生争做新时代“大先生”,形成了可借鉴可推广的大学—中小学(U-S)党建合作新范式。
坚持党建领航,强化组织保障,提振党建引领“聚合力”
双方共同成立党建领导小组,设立理论共学组、业务协同组、技术赋能组,通过建立“三会一课”联办、党员先锋岗共建机制,实施“三师联动”培养计划即:高校教师深入小学课堂,参与AI教学实践研究;小学教师担任师范生实践导师,参与高校课程设计;高校师范类学生通过校内外“双导师制”完成数字化教学能力实训。结合许昌学院首批党建标杆院系建设和许都路小学“五好党支部”建设,通过双向积分制和动态评估制度,常态化开展党建业务双促进、共发展活动,教师党员党性修养和业务素质得到大幅提升。
坚持技能培训,强化专业赋能,建强教师队伍“添动力”
在党建和业务深度融合方面进行有益探索。双方搭建“U-S智慧教研云平台”,共享智能备课系统、学情分析模型等AI教学工具和线上课程资源库,开展跨校联合教研。许昌学院师生每周三、周四定期参与许都路小学课堂教学观摩、指导评价活动,提升了高校教师服务基础教育现实痛点的能力和师范生专业技能。定期组织专家教授开展课题申报指导和评审活动,许都路小学教师在课题选题的价值和意义、研究方法和研究过程的科学性,研究成果的实践应用方面都得到较大提升,获评多项省级、许昌市课题。
坚持实践教育,强化地方服务,发挥智力优势“挖潜力”
共同推动校地共建、实践育人。结合许昌文脉和三国文化,双方持续完善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,许昌学院选派课程教学论方向教师参与许都路小学“历史许都”和智慧劳动等校本课程资源开发、建设,不断提升该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能力和理论水平,许都路小学制作了40余期《行走的思政课:寻访家乡文脉,创新实践活动》,系统呈现了许都文脉地域文化,并汇编成《大街小巷有名堂》实践图册,成为许昌首部由小学生编撰的“文化地图”。双方共同打造的“家国情怀+文化传承+社会实践”三维育人体系汇集了家长、社区和专家的支持,形成了家校社协同育人的良好样态,真正做到了在乡土文化浸润中涵养家国情怀。(韦薇)
编辑:林辉审核 :莫韶华
益通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